中兴通讯白柯柯:数据类终端产品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中新网12月31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如何打造成熟的应用场景,已成为车联网市场亟需解决的障碍。
近日,中兴通讯副总裁、终端事业部移动互联产品总经理白柯柯在移动互联业务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汽车电子业务是中兴通讯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2016年涉足车联网终端领域至今,中兴终端已经具备全系列的4G和5G V2X模组、Tbox、OBU、RSU、V2X协议栈、场景开发、云控管理平台等车联网领域内领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系统性车载通信技术链的厂家。”他说,
据白柯柯介绍,未来,中兴终端将抓住国产化的窗口,发挥公司的核心优势,利用5G和C-V2X形成人、车、路、网、云全方位协同体系,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智慧交通网,依托自研芯片,打造车载智能网联国产化第一品牌。
车联网终端只是中兴发展移动互联终端业务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作为中兴通讯发展第二曲线的重要支柱,移动互联业务为运营商及行业客户、普通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数据终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了个人和家庭数据终端、工业互联终端和车联网终端三大产品解决方案。
中兴终端披露,国际专业咨询公司TSR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中兴通讯MBB&CPE产品市占率将超越华为坐稳全球第一把交椅。MBB(移动宽带)产品连续两年保持第一;cellular CPE(包括LTE和5G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
“在后疫情时代,数据通信终端的行业将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全球的能源危机进一步凸显,各个国家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更进一步,毫米波带来的产业链升级加速进行,数字经济进一步和行业深度融合。”白柯柯指出,预期数据类终端产品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和挑战。
为此,中兴移动互联终端将强化GIS理念,即朝着更绿色、更智能、更安全,并且更开放的方向再前进。并以用户价值为驱动,以智能手机为枢纽入口,通过芯片+OS构建2个核心平台,做好个人和家庭、工业互联和车联网三大联接,提供N个多元的产品应用场景,让联接更简单更便捷,让联接速度更快更好用。(完)
【显影中国】彩石镶嵌“守艺人”******
李庆龙正在创作。新华网发
石头是大自然的馈赠。“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石头,按照需要的形状进行雕刻,并粘贴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彩石镶嵌作品。”李庆龙说。
今年77岁的李庆龙是浙江省温州市级非遗(彩石镶嵌)代表性传承人。他和李成者、林志杰等人耗时四年时间,于日前创作完成了一幅彩石镶嵌版《清明上河图》。
彩石镶嵌版《清明上河图》局部。新华网发
李庆龙说,该作品在清·乾隆版《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基础上放大4倍创作而成,宽20米、高1米,重现了彩石镶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彩石镶嵌版《清明上河图》局部。新华网发
走近彩石镶嵌版《清明上河图》,只见人物灵动传神、楼阁栩栩如生、色彩相得益彰。“彩石镶嵌偏立体,和普通的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需重新创作。”李成者说,前期的设计、构思是作品的命脉,而这些都是由他的父亲李庆龙完成的。
彩石镶嵌版《孔子圣迹图》。新华网发
彩石镶嵌是一项非常考验耐心和功底的技艺。“尤其是人物脸部细节的处理。”李庆龙说,《清明上河图》中包含了2000多个人物,这些“小人”大的3厘米左右,小的仅1厘米左右。要在这么小的人物上雕刻出不同的神态,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创作中的彩石镶嵌版《杨贵妃羞花图》。新华网发
“作品是永久给人看的,容不得一点马虎。”李庆龙认为,人生就像彩石镶嵌,有取舍、有雕刻,有打磨、有拼接,最后才能呈现一幅完美的作品。“我很享受将一颗颗石头幻化成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的彩石镶嵌作品的过程。”
创作中的彩石镶嵌版《金陵十二钗》。新华网发
除了《清明上河图》,多年来,李庆龙团队还创作了《金陵十二钗》《508罗汉》等作品。1995年9月,鉴于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创作的突出贡献,李庆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李庆龙的手工绘制图。新华网发
彩石镶嵌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由传统漆器工艺中的“嵌钿”演变而来,主要以色彩丰富的石头为材料进行镶嵌,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2008年,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编辑:骆思宇
采写:林筱 朱建波
摄影:缪海静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