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建言吉林打造国际及区域商事仲裁中心******
中新网长春1月17日电 (高龙安 郭佳)随着东北振兴持续推向深入,吉林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海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正在长春召开的吉林省两会上,吉林省政协港澳委员认为,应不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培养,以应对日益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
多年来,吉林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商贸及民间交往十分频繁。过去五年,吉林推进建设了延边东北亚区域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在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建立了“外国法查明与研究中心”,审结涉外商事案件281件。
吉林省政协委员、Fortune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战滨华此次带来的提案即与涉外法治建设有关。他建议吉林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的优势,提前谋划,努力将当地打造成为国际及区域商事仲裁中心,服务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地区各国企业和商贸活动。
“在处理涉外商事争端等方面,企业家还需要补很多课。”吉林省政协委员、香港嘉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嘉宸表示,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相关机制,在涉外商事争端发生时,能够给予企业家帮助,减少沟通等方面的成本。
目前,中国律师在国际商会(ICC)、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等国际组织及其相关机构中任职的人比较少,近年来,中国也在全面推进涉外法治建设。
战滨华表示,香港拥有数量可观的执业律师、大律师,以及仲裁员、调解员,香港法律界人士可为吉林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多所香港高校的法律专业在国际上有较高排名,又与内地高校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可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完善合作办学机制,加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培养,应对日益多元化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完)
时隔7个月,CPI同比涨幅再回“1时代”******
中新网12月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时隔7个月,CPI同比涨幅再次重回“1时代”。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受国内疫情、季节性因素及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共同影响,CPI同比上涨1.6%。
CPI涨跌幅走势图。来自国家统计局CPI同比涨幅重回“1时代”
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
具体来看,食品价格上涨3.7%,涨幅比上月回落3.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68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21.2%,降幅比上月扩大13.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CPI涨幅回落的重要因子。
另外,猪肉价格上涨34.4%,涨幅比上月回落17.4个百分点,对食品项的支撑作用减退。鸡蛋、鲜果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10.4%、9.6%和8.5%;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上涨3.0%和7.6%,涨幅比上月均有回落。
“据测算,在11月份1.6%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9个百分点。”董莉娟表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
资料图:9月15日,成都市锦江区,民众在大型超市内购物。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鲜菜、猪肉价格均出现下降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
据董莉娟介绍,食品中,鲜菜因天气条件较好供应充足,价格下降8.3%,降幅比上月扩大3.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中新财经记者日前调查发现,11月份,北京菜市场里的多种蔬菜价格有所下降,若和去年同期相比,部分蔬菜价格更是直接“腰斩”。
除了鲜菜价格走低,中央储备猪肉投放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供给持续增加,猪肉价格由涨转降,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资料图:灌香肠。 陈超 摄全年3%左右CPI预期目标有望实现
猪肉价格作为CPI波动的一大影响因素,虽然11月份价格有所下降,但随着气温明显下降,12月初南北方市场开始传统的腌腊及灌肠制作。
“受此影响,生猪屠宰量提升,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表示,临近年末,养殖端将季节性集中出栏,生猪供应亦较充足。加之今年腌腊时间缩短、猪肉价格偏高,预计集中需求对猪价的提振作用或不及往年同期。
1-11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2.0%。下月国家统计局将公布年度CPI数据,综合业内分析看,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几无悬念。
国开证券分析师杜征征提到,2021年高基数影响拖累,叠加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今年全年CPI或上涨2%,较2021年温和上行。(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